LightNode 云服务器,助力我流畅的访问 ChatGPT

我们目前使用 ChatGPT,服务访问大部分人的器助选择还是通过 Proxy 来绕过国内的限制,由于各种各样的力流原因,其稳定性总是服务访问不尽如人意!

今天分享的器助就是一种让你肉身在国外的方法

我们大多数人肯定都是身在国内的,那么如何达到肉身在国外的力流效果呢,答案就是服务访问使用节点在海外的云服务器

相比于直接使用 Proxy,使用海外节点的器助云服务器,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

IP 有保障,力流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服务访问 IP 污染情况流向稳定,购买了云服务器,器助你的力流流量也就确定了,在额度范围内,服务访问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相当于多了一台服务器,器助除了访问 ChatGPT 等海外网站外,力流还能做些其他的,比如搭建网站

缺点:

海外云服务器,IT技术网我们本地访问起来,肯定是要慢一些的费用上,可能要比一般的 Proxy 贵一些,但是不多云服务器一旦确定,就不好再进行修改,比如配置,所在地等等

不过,上面的缺点,经过我这两天的研究,都找到了比较不错的解决方法,下面讲解。

云厂商推荐

最近我重点研究了两个云厂商,分别是 LightNode 和 Raksmart。先说我的结论吧,我最终选择了 LightNode,因为它的优点太多了,后面统一介绍。

这里说一下 Raksmart 的优点吧,就一个,访问速度快,是真的站群服务器快啊。我购买他家的一个 Windows VPS,在国内远程过去,完全没有延迟的感觉,就像是远程国内的某个服务器一样!

当然,这也仅仅是 Raksmart 的唯一优点了,因为我们购买海外云服务器的初衷是访问 ChatGPT,结果我发现这个 VPS 的 IP 被 ChatGPT 给禁用掉了,当时真的是原地爆炸啊!

下面来说一下我为什么最终选择 LightNode

首先 LightNode 的价格是有优势的,一个 2核CPU 4G内存的服务器,每月只需要 13 美金,这在其他大厂是不可能的存在。(注意:一个稳定的代理,服务器租用差不多也是这个价格了)

其次,LightNode 云服务器的 Windows 主机,支持 Windows Server 以外的个人操作系统,什么意思,就是它支持 Win7 和 Win10,而且有些地区还是激活版本的,这就很厉害了!

上面不是说我们够了一个 Raksmart 的 VPS 主机吗,只有 Windows Server 2012 R2 可以用。这种 Server 操作系统不仅和我们平时用的系统有很大区别外,它还有很多软件也安装不上,这就很坑了,你要知道,Windows上安装不上软件,那比 Linux 上安装不上还要恐怖,基本无解!比如安装 Python3,就会报错,搞了好久也不行,直接放弃

再次,对于 LightNode 来说,它最大的特点,也是优势就是可以无限创建云服务器。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你的账户里有金额,你就可以在理论上创建无数个云服务器,是不是很屌啊。来看看我的创建记录

我创删这么多主机,还切换了不同的节点,就是为了测试不同节点的网络情况以及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情况,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一个亚洲节点。

再说一下,LightNode 的这种模式,其实有相关业务的朋友是可以利用的,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你是可以获取N多弹性公网IP的,这么多公网IP,可以用来做什么,懂得人都懂啊!

最后,再说一下 LightNode 的注册回馈机制,也就是注册就会赠送1-20不等的美金,直接到账户。我总共注册了三个账户,分别获得了1美金、5美金和10美金。然后我选择了在赠送了10美金的账户上创建主机,充值了10美金,到账20美金!

然后又因为该账号是我另一个账号邀请注册的,每次消费都会打95折,就又能小省一笔,看下2核CPU 4G内存服务器的最终价格

大家也可以通过如下链接注册,就能永久享受95折优惠啦

https://www.lightnode.com/?inviteCode=EYBLHN&promoteWay=LINK

LightNode特点

价格优势

就像上面介绍的,绝对亲民!

节点分布

LightNode节点包含美国硅谷、美国华盛顿、德国法兰克福、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泰国、柬埔寨、越南河内、越南胡志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节点,重点部署东南亚地区。

甚至还有很多小众的节点,相信很多地方有些人都没听说过,也就是对于一些有特殊业务的朋友来说,这些节点可能就是天堂。

比如我们看一下亚洲的节点,确实有很多其他大厂看不到的地区,比如阿曼,比如巴林等等

计费规则

LightNode目前主机是按量计费的后付费模式,按小时进行出账结算(不满一小时按照一小时计算),每个自然月只计费672小时(即28天),超出672小时,不进行出账。

看这个计费规则,除了2月份,我们每个月都能白嫖好几天啊!良心厂家!

好了,再给出注册地址,一键拥有自己的云 Windows,访问 ChatGPT 再无忧!

https://www.lightnode.com/?inviteCode=EYBLHN&promoteWay=LINK

系统运维
上一篇:利用MRT技术高效加载数据(提升数据处理速度与效率的关键)
下一篇:“一个软件只做一件事情”的哲学思想已经被这个新来者彻底颠覆。除了取代了 sysvinit 成为新的系统初始化工具外,systemd 还是一个系统管理工具。目前为止,由于 systemd-sysv 这个软件包提供的兼容性,那些我们使用惯了的工具还能继续工作。但是当 Debian 将 systemd 升级到214版本后,这种兼容性就不复存在了。升级措施预计会在 Debian 8 Jessie 的稳定分支上进行。从此以后用户必须使用新的命令来管理系统、执行任务、变换运行级别、查询系统日志等等。不过这里有一个应对方案,那就是在 .bashrc 文件里面添加一些别名。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 systemd 是怎么改变你管理系统的习惯的。在使用 systemd 之前,你得先把 sysvinit 保存起来,以便在 systemd 出错的时候还能用 sysvinit 启动系统。这种方法只有在没安装 systemd-sysv 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p -av /sbin/init /sbin/init.sysvinit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下面的文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nit=/sbin/init.sysvinit添加到内核启动参数项那里。systemctl 的基本用法systemctl 的功能是替代“/etc/init.d/foo start/stop”这类命令,另外,其实它还能做其他的事情,这点你可以参考 man 文档。一些基本用法: systemctl - 列出所有单元(UNIT)以及它们的状态(这里的 UNIT 指的就是系统上的 job 和 service) systemctl list-units - 列出所有 UNIT systemctl start [NAME...] - 启动一项或多项 UNIT systemctl stop [NAME...] - 停止一项或多项 UNIT systemctl disable [NAME...] - 将 UNIT 设置为开机不启动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 UNIT,以及它们的状态 systemctl --failed - 列出开机启动失败的 UNIT systemctl --type=mount - 列出某种类型的 UNIT,类型包含:service, mount, device, socket, target systemctl enable debug-shell.service - 将一个 shell 脚本设置为开机启动,用于调试为了更方便处理这些 UNIT,你可以使用 systemd-ui 软件包,你只要输入 systemadm 命令就可以使用这个软件。你同样可以使用 systemctl 实现转换运行级别、重启系统和关闭系统的功能: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 切换到运行级别5,就是有桌面的运行级别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 切换到运行级别3,没有桌面的运行级别 systemctl reboot - 重启系统 systemctl poweroff - 关机所有命令,包括切换到其他运行级别的命令,都可以在普通用户的权限下执行。journalctl 的基本用法systemd 不仅提供了比 sysvinit 更快的启动速度,还让日志系统在更早的时候启动起来,可以记录内核初始化阶段、内存初始化阶段、前期启动步骤以及主要的系统执行过程的日志。所以,以前那种需要通过对显示屏拍照或者暂停系统来调试程序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啦。systemd 的日志文件都被放在 /var/log 目录。假如你想使用它的日志功能,需要执行一些命令,因为 Debian 没有打开日志功能。命令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ddgroup --system systemd-journal # mkdir -p /var/log/journal # chown root:systemd-journal /var/log/journal # gpasswd -a $user systemd-journal 通过上面的设置,你就可以以普通用户权限使用 journal 软件查看日志。使用 journalctl 查询日志可以获得一些比 syslog 软件更方便的玩法: journalctl --all - 显示系统上所有日志,以及它的用户 journalctl -f - 监视系统日志的变化(类似 tail -f /var/log/messages 的效果) journalctl -b - 显示系统启动以后的日志 journalctl -k -b -1 - 显示上一次(-b -1)系统启动前产生的内核日志 journalctl -b -p err - 显示系统启动后产生的“ERROR”日志 journalctl --since=yesterday - 当系统不会经常重启的时候,这条命令能提供比 -b 更短的日志记录 journalctl -u cron.service --since=2014-07-06 07:00 --until=2014-07-06 08:23 - 显示 cron 服务在某个时间段内打印出来的日志 journalctl -p 2 --since=today - 显示优先级别为2以内的日志,包含 emerg、alert、crit三个级别。所有日志级别有: emerg (0), alert (1), crit (2), err (3), warning (4), notice (5), info (6), debug (7) journalctl >yourlog.log - 将二进制日志文件复制成文本文件并保存到当前目录Journal 和 syslog 可以很好的共存。而另一方面,一旦你习惯了操作 journal,你也可以卸载掉所有 syslog 的软件,比如 rsyslog 或 syslog-ng。假如想要得到更详细的日志信息,你可以在内核启动参数上添加“systemd.log_level=debug”,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journalctl -alb 你也可以编辑 /etc/systemd/system.conf 文件来修改日志级别。利用 systemd 分析系统启动过程systemd 可以让你能更有效地分析和优化你的系统启动过程: systemd-analyze - 显示本次启动系统过程中用户态和内核态所花的时间 systemd-analyze blame - 显示每个启动项所花费的时间明细 systemd-analyze critical-chain - 按时间顺序打印 UNIT 树 systemd-analyze dot | dot -Tsvg >systemd.svg - 为开机启动过程生成向量图(需要安装 graphviz 软件包) systemd-analyze plot >bootplot.svg - 产生开机启动过程的时间图表systemd 虽然是个年轻的项目,但已有大量文档。首先要介绍给你的是Lennart Poettering 的 0pointer 系列。这个系列非常详细,非常有技术含量。另外一个是免费桌面信息文档,它包含了最详细的关于 systemd 的链接:发行版特性文件、bug 跟踪系统和说明文档。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询 systemd 都提供了哪些文档: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an systemd.index 不同发行版之间的 systemd 提供的命令基本一样,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打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