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8.0里GROUP BY有变化,注意了

如题所示,注意了MySQL 8.0开始 group by 默认是变化没有排序的,那MySQL 8.0之前和 8.0 就有可能结果出现不同,注意了需要警惕。变化

运行如下SQL:

下面是注意了8.0 版本:

运行相同的SQL:

如果这种情况下,云服务器进行分页。变化

5.7 版本:

8.0版本:

由上可见,注意了两个结果是变化不一样的,原因是注意了:8.0之前,group by 包含using filesort,免费信息发布网变化而8.0开始是注意了没有的,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变化8.0开始除了索引替换排序的注意了优化思路之外的相关排序,我们都必须使用order by来进行。b2b信息网变化

注意了

注意了
应用开发
上一篇:Chrony是一个开源的自由软件,它能帮助你保持系统时钟与时钟服务器(NTP)同步,因此让你的时间保持精确。它由两个程序组成,分别是chronyd和chronyc。chronyd是一个后台运行的守护进程,用于调整内核中运行的系统时钟和时钟服务器同步。它确定计算机增减时间的比率,并对此进行补偿。chronyc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用于监控性能并进行多样化的配置。它可以在chronyd实例控制的计算机上工作,也可以在一台不同的远程计算机上工作。在像CentOS 7之类基于RHEL的操作系统上,已经默认安装有Chrony。Chrony配置当Chrony启动时,它会读取/etc/chrony.conf配置文件中的设置。CentOS 7操作系统上最重要的设置有:server - 该参数可以多次用于添加时钟服务器,必须以server 格式使用。一般而言,你想添加多少服务器,就可以添加多少服务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erver 0.centos.pool.ntp.org server 3.europe.pool.ntp.orgstratumweight - stratumweight指令设置当chronyd从可用源中选择同步源时,每个层应该添加多少距离到同步距离。默认情况下,CentOS中设置为0,让chronyd在选择源时忽略源的层级。driftfile - chronyd程序的主要行为之一,就是根据实际时间计算出计算机增减时间的比率,将它记录到一个文件中是最合理的,它会在重启后为系统时钟作出补偿,甚至可能的话,会从时钟服务器获得较好的估值。rtcsync - rtcsync指令将启用一个内核模式,在该模式中,系统时间每11分钟会拷贝到实时时钟(RTC)。allow / deny - 这里你可以指定一台主机、子网,或者网络以允许或拒绝NTP连接到扮演时钟服务器的机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llow 192.168.4.5 deny 192.168/16cmdallow / cmddeny - 跟上面相类似,只是你可以指定哪个IP地址或哪台主机可以通过chronyd使用控制命令bindcmdaddress - 该指令允许你限制chronyd监听哪个网络接口的命令包(由chronyc执行)。该指令通过cmddeny机制提供了一个除上述限制以外可用的额外的访问控制等级。复制代码代码如下:bindcmdaddress 127.0.0.1 bindcmdaddress ::1makestep - 通常,chronyd将根据需求通过减慢或加速时钟,使得系统逐步纠正所有时间偏差。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系统时钟可能会漂移过快,导致该调整过程消耗很长的时间来纠正系统时钟。该指令强制chronyd在调整期大于某个阀值时步进调整系统时钟,但只有在因为chronyd启动时间超过指定限制(可使用负值来禁用限制),没有更多时钟更新时才生效。使用chronyc你也可以通过运行chronyc命令来修改设置,命令如下:accheck - 检查NTP访问是否对特定主机可用activity - 该命令会显示有多少NTP源在线/离线add server - 手动添加一台新的NTP服务器。clients - 在客户端报告已访问到服务器delete - 手动移除NTP服务器或对等服务器settime - 手动设置守护进程时间tracking - 显示系统时间信息你可以通过使用帮助命令查看完整的命令列表:
下一篇:Vmware上新建出的Ubuntu可以使用,问题就是找不到网卡了,提示No such device eth0...解决过程不写了,反正耗掉了我好几个小时...原因是Vmware保存的硬件配置文件*.vmx里记录了网卡的MAC地址,而Ubuntu也会记录MAC地址,这样在克隆虚拟机的时候,Vmware会为Ubuntu分配一个新的eth0网卡,但是由于被之前的eth0占用,所以它会变成eth1。再因为eth0是默认的网卡,显然这个网卡不存在,所以就提示No such device eth0..Ubuntu保存MAC地址的配置文件为/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我装的是9.10版本,8.04以后的版本应该都是这个解决方法:方法1:直接删除配置文件直接删除配置文件,重启之后Ubuntu就会找到新的网卡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方法2:修正配置文件修改配置文件,将原本的eth0删除,然后修改eth1的NAME=erh1为NAME=eth0,重启之后Ubuntu就会使用新的配置文件设置网卡了。修改前的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像这样: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将它修改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PCI device 0x1022:0x2000 (pcnet32)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 ATTR{address}==00:0c:29:85:XX:XX, ATTR{dev_id}==0x0,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