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Visibility 再探究,完美替代 Lazyload?

在上一篇文章 ​​使用 content-visibility 优化渲染性能​​ 发布后,探究替代收到了非常多同学的完美反馈与讨论,有几个点没有讲的探究替代特别明白,本文将继续探讨探讨 content-visibility 中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完美点:

content-visibility: auto 能否完全替代传统的懒加载 LazyLoad?content-visibility: auto 是否会影响用户的搜索?

阅读本文之前,如果你还没看过上一篇,探究替代强烈建议先看看,完美否则可能有有一些懵:​​使用 content-visibility 优化渲染性能​​。探究替代

这是完美一个比较新且有强大功能的属性。

content-visibility: auto VS LazyLoad

那么,探究替代content-visibility: auto 是完美否可以替代 LazyLoad(懒加载)呢?

我们来看看我们通常对于 LazyLoad(懒加载)的一个定义。

LazyLoad:通常而言,探究替代LazyLoad 的完美作用在于,当页面未滚动到相应区域,探究替代该区域内的完美资源(网络请求)不会被加载。反之,探究替代当页面滚动到相应区域,相关资源的请求才会被发起。

那么,如果 content-visibility: auto​ 要能够替代 LazyLoad,则需要做到,初始化渲染的云南idc服务商时候,在页面当前展示范围外的,设定了 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元素内的一些静态资源不会被加载。

这里我尝试做了一个简单的 DEMO:

还是借助上述的代码,假设我们有如下的 HTML 结构,也就是在上述代码基础上,插入一些图片资源:

...

// ... 包含了 N 个 paragraph

...

</div>

相应设置下 CSS:

.paragraph,

.g-img {

content-visibility: auto;

}

当刷新页面的时候,观察网络请求(Network)的状况:

即便当前页面可视区域外的内容未被渲染,但是图片依然会被加载!

因此,这也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content-visibility: auto​ 无法直接替代 LazyLoad,设置了 ​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元素在可视区外只是未被渲染,但是其中的静态资源仍旧会在页面初始化的时候被全部加载。

所以,在实际使用中,网站模板如果你的业务中已经使用了比较完善的 Lazyload 处理长列表或者一些图片资源,那么 content-visibility: auto 不是更好的选择。

可访问性功能探究

当然,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特性又引申出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点。

如果说可视区外的内容未被渲染,那是否会影响用户进行全文检索呢?毕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我们再来做个探究,还是上面的 DEMO,我们在首尾添加两个特殊的字符串:

content-visibility: auto 对搜索功能影响的探究

...

// ... 包含了 N 个 paragraph

...

content-visibility: auto 对搜索功能影响的探究

</div>

相应设置下 CSS:

.paragraph,

.text {

content-visibility: auto;

}

好,如此一来,在页面刷新后,第二个 .text​ 是处于未被渲染状态,我们试着全局 ctrl + F 查找一下,看看能找到几个:

很有意思的现象,全局查找的时候,高防服务器可以找到当前未被渲染的元素内的内容。

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即便存在设置了 ​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未被渲染的元素,但是它并不会影响全局的搜索功能。

这也是 content-visibility 设计上充分的考虑,对可访问性功能,或者说用户体验的考量,有了这一点,对于它的实际使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content-visibility 的一些其他问题

首先,看看 content-visibility 的兼容性(2022-06-03):

目前还是比较惨淡的,并且我没有实际在业务中使用它,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当然,由于该属性属于渐进增强一类的功能,即便失效,也完全不影响页面本身的展示。

同时,也有一些同学表示,利用 content-visibility: auto 只能解决部分场景,在海量 DOM 的场景下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实测。真正运用的时候,多做对比,在做取舍。

当然,现代浏览器已经越来越智能,类似 content-visibility 功能的属性也越来越多,我们在性能优化的路上有了更多选择,总归是一件好事。

总结一下

在一些需要被频繁切换显示、隐藏状态的元素上,使用content-visibility: hidden,用户代理无需重头开始渲染它和它的子元素,能有效的提升切换时的渲染性能;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作用更加类似于虚拟列表,使用它能极大的提升长列表、长文本页面的渲染性能;合理使用contain-intrinsic-size​ 预估设置了content-visibility: auto 元素的高宽,可以有效的避免滚动条在滚动过程中的抖动;content-visibility: auto​ 无法直接替代 LazyLoad,设置了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元素在可视区外只是未被渲染,但是其中的静态资源仍旧会在页面初始化的时候被全部加载;即便存在设置了content-visibility: auto 的未被渲染的元素,但是它并不会影响全局的搜索功能。
IT科技类资讯
上一篇:④注册门槛低
下一篇:ICANN 规章禁止转移已经被记录或者在60天前内转移的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