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切片导致内存泄露,被坑两次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子进煎鱼了」,切片作者陈煎鱼。内存转载本文请联系脑子进煎鱼了公众号。泄露

大家好,被坑我是两次煎鱼。

前段时间在我的切片 Go 读者群里,有小伙伴们在纠结切片(slice)的内存问题,我写了这篇《Go 切片这道题,泄露吵了一个下午!》,被坑引起了一拨各种讨论,两次还是切片比较欣慰的。

这不,内存有小伙伴给我提出了新的泄露题材:

来自读者微信提问

提出的是 Go 中很容易踩坑的切片内存泄露问题。作为宠粉的被坑煎鱼肯定不会放过,争取让大家都避开这个 “坑”。两次

今天这篇文章,就由煎鱼带大家来了解这个问题:Go 切片可能可以怎么泄露法?

切片泄露的可能

在业务代码的编写上,我们经常会接受来自外部的接口数据,再把他插入到对应的数据结构中去,再进行下一步的云南idc服务商业务聚合、裁剪、封装、处理。

像在 PHP 语言,常常会放到数组(array)中。在 Go 语言,会放到切片(slice)中。因此在 Go 的切片处理逻辑中,常常会涉及到如下类似的动作。

示例代码如下:

var a []int func f(b []int) []int {   a = b[:2]  return a } func main() {      ... } 

仔细想想,这段程序有没有问题,是否存在内存泄露的风险?

答案是:有的。有明确的切片内存泄露的可能性和风险。

切片底层结构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疑惑,怎么就有问题了,是哪里有问题?

这里就得复习一下切片的底层基本数据结构了,切片在运行时的表现是 SliceHeader 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 SliceHeader struct {   Data uintptr  Len  int  Cap  int }  Data:指向具体的底层数组。 Len:代表切片的亿华云计算长度。 Cap:代表切片的容量。

要点是:切片真正存储数据的地方,是一个数组。切片的 Data 属性中存储的是指向所引用的数组指针地址。

背后的原因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有一个包全局变量 a,共有 2 个切片 a 和 b,截取了 b 的一部分赋值给了 a,两者存在着关联。

从程序的直面来看,截取了 b 的一部分赋值给了 a,结构似乎是如下图:

但我们进一步打开程序底层来看,他应该是如下图所示:

切片 a 和 b 都共享着同一个底层数组(共享内存块),sliceB 包含全部所引用的字符。sliceA 只包含了 [:2],也就是 0 和 1 两个索引位的源码下载字符。

那他们泄露在哪里了?

泄露的点

泄露的点,就在于虽然切片 b 已经在函数内结束了他的使命了,不再使用了。但切片 a 还在使用,切片 a 和 切片 b 引用的是同一块底层数组(共享内存块)。

关键点:切片 a 引用了底层数组中的一段。

虽然切片 a 只有底层数组中 0 和 1 两个索引位正在被使用,其余未使用的底层数组空间毫无作用。但由于正在被引用,他们也不会被 GC,因此造成了泄露。

解决办法

解决的办法,就是利用切片的特性。当切片的容量空间不足时,会重新申请一个新的底层数组来存储,让两者彻底分手。

示例代码如下:

var a []int var c []int    // 第三者 func f(b []int) []int {   a = b[:2]   // 新的切片 append 导致切片扩容  c = append(c, b[:2]...)  fmt.Printf("a: %p\nc: %p\nb: %p\n", &a[0], &c[0], &b[0])  return a } 

输出结果:

a: 0xc000102060 c: 0xc000124010 b: 0xc000102060 

这段程序,新增了一个变量 c,他容量为 0。此时将期望的数据,追加过去。自然而然他就会遇到容量空间不足的情况,也就能实现申请新底层数据。

我们再将原本的切片置为 nil,就能成功实现两者分手的目标了。

总结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Go 切片的一种常见的内存泄露方式。虽然我们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可能没关注到。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切片的大多数使用场景,体量都比较小。又或是不知不觉就自己扩容了,就变成暂时性泄露了。

这依然是存在风险的,在编写 Go 代码时需要谨慎。毕竟这可是 Go 语言官方自己都踩过坑的 “坑”。

参考

An interesting way to leak memory with Go slices

internal/poll: avoid memory leak in Writev

slice 类型内存泄露的逻辑

golang slice内存泄露回收

数据库
上一篇:.com域名是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域名,目前全球注册量第一的域名,公司企业注册域名的首选。国际化公司通常会注册该类域名。
下一篇:为了避免将来给我们的个人站长带来的麻烦,在选择域名后缀时,我们的站长最好省略不稳定的后缀域名,比如n,因为我们不知道策略什么时候会改变,更不用说我们将来是否还能控制这个域名了。因此,如果站长不是企业,或者有选择的话,如果不能选择域名的cn类,最好不要选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