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数据类型:字典 Map 和 结构体 Struct

楼下新开了一家重庆砂锅肥肠,复合扩音喇叭一直在放:正宗的数据老重庆砂锅肥肠,麻辣可口,类型老巴适了。字典

正不正宗不知道,结构反正听口音,复合我以为我回东北了。数据

本篇介绍复合数据类型的类型最后一篇:字典和结构体。内容很重要,字典编程时用的结构也多,需要熟练掌握才行。复合

本文所有代码基于 go1.16.6 编写。数据

字典

字典是类型一种非常常用的数据结构,Go 中用关键词 map 表示,字典类型是结构 map[K]V。K 和 V 分别是字典的键和值的数据类型,其中键必须支持相等运算符,比如数字,字符串等。

创建字典

有两种方式可以创建字典,第一种是直接使用字面量创建;第二种使用内置函数 make。

字面量方式创建:

// 字面量方式创建 var m = map[string]int{ "a": 1, "b": 2} fmt.Println(m) // map[a:1 b:2] 

使用 make 创建:

// 使用 make 创建 m1 := make(map[string]int) fmt.Println(m1) 

还可以初始化字典的长度。在已知字典长度的高防服务器情况下,直接指定长度可以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

// 指定长度 m2 := make(map[string]int, 10) fmt.Println(m2) 

字典的零值是 nil,对值是 nil 的字典赋值会报错。

// 零值是 nil var m3 map[string]int fmt.Println(m3 == nil, len(m3) == 0) // true true // nil 赋值报错 // m3["a"] = 1 // fmt.Println(m3)    // panic: assignment to entry in nil map 

使用字典

赋值

// 赋值 m["c"] = 3 m["d"] = 4 fmt.Println(m) // map[a:1 b:2 c:3 d:4] 

取值:

// 取值 fmt.Println(m["a"], m["d"]) // 1 4 fmt.Println(m["k"])         // 0 

即使在 Key 不存在的情况下,也是不报错的。而是返回对应类型的零值。

删除元素:

// 删除 delete(m, "c") delete(m, "f") // key 不存在也不报错 fmt.Println(m) // map[a:1 b:2 d:4] 

获取长度:

// 获取长度 fmt.Println(len(m)) // 3 

判断键是否存在:

// 判断键是否存在 if value, ok := m["d"]; ok {      fmt.Println(value) // 4 } 

和 Python 对比起来看,这个用起来就很爽。

遍历:

// 遍历 for k, v := range m {      fmt.Println(k, v) } 

引用类型

map 是引用类型,所以在函数间传递时,也不会制造一个映射的副本,这点和切片类似,都很高效。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 传参     modify(m)     fmt.Println("main: ", m) // main:  map[a:1 b:2 d:4 e:10] } func modify(a map[string]int) {      a["e"] = 10     fmt.Println("modify: ", a) //   modify:  map[a:1 b:2 d:4 e:10] } 

结构体

结构体是一种聚合类型,包含零个或多个任意类型的命名变量,源码库每个变量叫做结构体的成员。

创建结构体

首先使用 type 来自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 user,里面有两个成员变量,分别是:name 和 age。

// 声明结构体 type user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结构体的初始化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按照声明字段的顺序逐个赋值,这里需要注意,字段的顺序要严格一致。

// 初始化 u1 := user{ "zhangsan", 18} fmt.Println(u1) // { zhangsan 18} 

这样做的缺点很明显,如果字段顺便变了,那么凡是涉及到这个结构初始化的部分都要跟着变。

所以,更推荐使用第二种方式,按照字段名字来初始化。

// 更好的方式 // u := user{  //     age: 20, // } // fmt.Println(u)    // {  20} u := user{      name: "zhangsan",     age:  18, } fmt.Println(u) // { zhangsan 18} 

未初始化的字段会赋值相应类型的零值。

使用结构体

使用点号 . 来访问和赋值成员变量。

// 访问结构体成员 fmt.Println(u.name, u.age) // zhangsan 18 u.name = "lisi" fmt.Println(u.name, u.age) // lisi 18 

如果结构体的成员变量是可比较的,那么结构体也是可比较的香港云服务器

// 结构体比较 u2 := user{      age:  18,     name: "zhangsan", } fmt.Println(u1 == u)  // false fmt.Println(u1 == u2) // true 

结构体嵌套

现在我们已经定义一个 user 结构体了,假设我们再定义两个结构体 admin 和 leader,如下:

type admin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isAdmin bool } type leader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isLeader bool }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两个字段 name 和 age 被重复定义了多次。

懒是程序员的必修课。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复用这两个字段呢?答案就是结构体嵌套。

使用嵌套方式优化后变成了这样:

type admin struct {      u       user     isAdmin bool } type leader struct {      u        user     isLeader bool } 

代码看起来简洁了很多。

匿名成员

但这样依然不是很完美,每次访问嵌套结构体的成员变量时还是有点麻烦。

// 结构体嵌套 a := admin{      u:       u,     isAdmin: true, } fmt.Println(a) // { { lisi 18} true} a.u.name = "wangwu" fmt.Println(a.u.name)  // wangwu fmt.Println(a.u.age)   // 18 fmt.Println(a.isAdmin) // true 

这个时候就需要匿名成员登场了,不指定名称,只指定类型。

type admin1 struct {      user     isAdmin bool }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省略掉中间变量,直接访问我们需要的成员变量。

// 匿名成员 a1 := admin1{      user:    u,     isAdmin: true, } a1.age = 20 a1.isAdmin = false fmt.Println(a1)         // { { lisi 20} false} fmt.Println(a1.name)    // lisi fmt.Println(a1.age)     // 20 fmt.Println(a1.isAdmin) // false 

总结

本文介绍了字典和结构体,两种很常用的数据类型。虽然篇幅不长,但基本操作也都包括,写代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更底层的原理和更灵活的用法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了。

当然,我也会在写完基础专栏之后,分享一些更深层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到目前为止,数据类型就都介绍完了。

先是学习了基础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复数类型,布尔型和字符串型。然后是复合数据类型,包括数组,切片,字典和结构体。

这些都是 Go 的基础,一定要多多练习,熟练掌握。文中的代码我都已经上传到 Github 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文末地址,自行下载。

文章中的脑图和源码都上传到了 GitHub,有需要的同学可自行下载。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AlwaysBeta」,可以通过以下二维码关注。转载本文请联系AlwaysBeta公众号。

系统运维
上一篇:.com域名是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域名,目前全球注册量第一的域名,公司企业注册域名的首选。国际化公司通常会注册该类域名。
下一篇:众所周知,com域名拥有最大的流通市场和流通历史。最好选择com域名,特别是在购买域名时处理域名。其次可以是cn域名、net域名、org域名等主流域名,现在比较流行的王域名和顶级域名,都是值得注册和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