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Eslint 的 Disble、Enable 的注释配置是怎么实现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 eslint 的聊聊注释的配置方式:

/* eslint-disable no-alert, no-console */ alert(foo); console.log(bar); /* eslint-enable no-alert, no-console */ // eslint-disable-next-line alert(foo); 

eslint 支持 eslint-disable、eslint-enable、注释eslint-disable-next-line 等指定某个 rule 是配置否生效的行内配置,叫做 inline config。实现

webpack 中也有这种配置方式,聊聊可以在动态引入一个模块的注释时候配置代码分割的方式,叫做 magic comment。配置

import(   /* webpackChunkName: "my-chunk-name" */   /* webpackMode: "lazy" */   /* webpackExports: ["default",实现 "named"] */   module ); 

类似的,terser 也有这种机制,聊聊叫做 annotation,注释可以指定某个 api 是配置否是纯的,纯函数的实现话如果没用到可以直接删除。

var a = /*#__PURE__*/React.createElement("div",聊聊 null); 

可以看到,很多库都用到了这种通过注释来配置的注释方式,不管是配置叫 annotation 也好、magic comment 也好,或者 inline config 也好,都指的同一个东西。

既然是这么常见的香港云服务器配置方式,那么他们是怎么实现的呢?

注释中配置的实现原理

我们拿 eslint 的 inline config 的实现来看一下。

eslint 会把源码 parse 成 AST,然后对把 AST 传入一系列 rule 来做检查,检查结果会用 formatter 格式化后输出。

注释的配置是在哪一步生效的呢?

我简化了一下源码,是这样的:

verify(text) {      // parse 源码     const ast = parse(text);     // 调用 rule,拿到 lint 的问题     const lintingProblems = runRules(ast);     // 通过 AST 拿到注释中的配置     const commentDirectives = getDirectiveComments(ast);     // 根据注释中的配置过滤问题     return applyDisableDirectives(lintingProblems, commentDirectives); } 

可以看到,整体流程是:

把源码 parse 成 AST 调用 rule 对 AST 做检查,拿到 lint 的 problems 通过 AST 拿到注释中的 diectives 通过 directives 过滤 problems,就是最终需要报出的问题

也就是说 eslint 的 inline config 是在 lint 完 AST,拿到各种 problems 之后生效的亿华云计算,对 problems 做一次过滤。

那怎么从 AST 中取出 directives 的呢?又是怎么过滤 problems 的呢?

我们分别看一下。

从 AST 取出 directives 的源码简化以后是这样的:

function getDirectiveComments(ast){      const directives = [];     ast.comments.forEach(comment => {          const match = /^[#@](eslint(?:-env|-enable|-disable(?:(?:-next)?-line)?)?|exported|globals?)(?:\s|$)/u.exec(comment.trim());         if (match) {              const directiveText = match[1];             ...             directives.push({  type: xxx, line: loc.start.line, column: loc.start.column + 1, ruleId });         }     }     return directives; } 

其实就是对 AST 中所有的 comments 的内容做一下正则的匹配,如果是支持的 directive,就把它收集起来,并且记录下对应的行列号。

之后就是对 problems 的过滤了。

简化后的源码是这样的:

function applyDisableDirectives(problems, disableDirectives) {      const filteredProblems = [];     const disabledRuleMap = new Map();     let nextIndex = 0;     for (const problem of problems) {          // 对每一个 probelm,都要找到当前被禁用的 rule         while (             nextIndex < disableDirectives.length &&             compareLocations(disableDirectives[nextIndex], problem) <= 0         ) {              const directive = disableDirectives[nextIndex++];             switch (directive.type) {                  case "disable":                     disabledRuleMap.set(directive.ruleId, directive);                     break;                 case "enable":                     disabledRuleMap.delete(directive.ruleId);                     break;             }                }         //如果 problem 对应的 rule 没有被禁用,则返回         if (!disabledRuleMap.has(problem.ruleId)) {              filteredProblems.push(problem);         }     }     return filteredProblems; } function compareLocations(itemA, itemB) {      return itemA.line - itemB.line || itemA.column - itemB.column; } 

我们理下思路:

我们要过滤掉 problems 中被 disabled 的 rule 报出的 problem,源码库返回过滤后的 problems。

可以维护一个 disabledRuleMap,表示禁用的 rule。

对每一个 problem,都根据行列号来从 disableDirectives 中取出 directive 的信息,把对应的 rule 放入 disabledRuleMap。

然后看下该 problem 的 rule 是否是被禁用了,也就是是否在 disabledRuleMap 中,如果是,就过滤掉。

这样处理完一遍,返回的 problem 就是可以报出的了。

这就是 eslint 的 eslint-disable、eslint-enable、eslint-disable-next-line 等注释可以配置 rule 是否生效的原理。

eslint 是根据行列号找到对应的 comment 的,其实很多 AST 中会记录每个节点关联的 comment。

比如 babel 的 AST:

这样可以根据 AST 来取出注释,之后通过正则来判断是否是 directive。

通过行列号来查找 comment,通过 AST 找到关联的 comment,这是两种查找注释的方式。

总结

注释中的配置在 eslint、webpack、terser 等工具中都有应用,分别叫 inline config、magic comment、annotation,但都指的同一个东西。

它们都是找到 AST 中的 comments,通过正则匹配下是否是支持的 directive(指令),然后取出对应的信息。

找到 directive 之后,还要找到 directive 生效的地方,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查找:一种是根据行列号的比较,一种是根据关联的 AST 来查找。

找到 directive 和对应生效的地方之后,就可以根据 directive 中的信息做各种处理了。

注释中的配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配置方式,适合一些局部的配置。理解了它们的实现原理,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种机制。

IT科技
上一篇:复刻盗梦空间!40岁男子在家自操,钻脑植芯片,以控制梦境
下一篇:Arm争夺战继续?苹果谷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都想认购Arm股票